|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最近爆出条让人心凉的数据——2025届医学研究生就业率仅12.5%,633名准毕业生里只有79人捧到饭碗。
这可是顶着“北协和南湘雅”金字招牌的顶尖医学院啊,搁往年毕业生早被三甲医院抢光了。
现在连深圳公立医院的医生都自曝收入砍掉三成,民营医院更是成片倒闭,医疗行业这波寒潮比倒春寒还刺骨。
前两天跟协和毕业的师兄喝酒,他说现在三甲医院规培生都在排队等编制,二甲医院招人居然要倒查三代学历。有个学弟拿了五篇SCI,投了二十多家医院简历,最后去了社区卫生院做全科医生。
这波医疗系统大洗牌,本质上是医保控费和分级诊疗的连环效应。公立医院要过紧日子,民营资本在集采和DRG付费面前根本玩不转。
不过我倒觉得这未必是坏事。现在基层医院招人门槛都卷到硕士起步,说明医疗资源正在重新下沉。
前阵子老家县医院居然开出了安家费,这在五年前根本不敢想。
医疗行业的阵痛期或许正是打破“唯三甲论”的契机,未来家庭医生和互联网医疗可能会杀出新赛道。
只是苦了这批正在找工作的医学生,寒窗八年突然发现赛道变道了。
现在最魔幻的是——当医院开始裁员降薪,医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依然居高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