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众多患者的千呼万唤中,人工耳蜗集采终于要来了。11 月 29 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这一消息无疑给广大听障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此次集采已是国家招采部门开展的第五批高值耗材集采。人工耳蜗因定价昂贵,长期以来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关注。全国共有 456 家医疗机构填报人工耳蜗类耗材采购需求,涉及科利耳等五家企业相关产品。目前市面上进口人工耳蜗定价在 20 万~30 万元之间,国产人工耳蜗定价稍低,约在 5 万~15 万元之间。然而,除了耗材本身费用,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还需考虑手术费用、康复训练费用、耳蜗配件费用等。
上海证券研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居全球之首,达 2780 万,其中 740 万适合植入人工耳蜗。但国内市场渗透率仅 10%,远低于发达国家。费用高昂成为人工耳蜗难以惠及百万患者群体的最主要原因。
此前国家招采部门开展的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幅度约在 60%~93% 之间,其中第一批冠脉支架首次集采中最高降价幅度甚至达到了 96%。对于此次人工耳蜗集采的降价幅度,一位长期关注集采政策的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目前人工耳蜗的国产厂家仅有 3 家,生产企业数量有限决定了这一产品领域的竞争程度并不激烈,市场热度还不够高。
此次人工耳蜗高值耗材的集采规则没有设置竞价单元,而是让每类产品单独竞价,这也说明招采部门充分考虑了产业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人工耳蜗的价格在此轮集采中或不会大幅骤降,而是分步调整,先降一部分以响应临床的呼声,提振需求后,接续集采或再降价。循序渐进降价被认为是最科学的方式。
人工耳蜗集采将有望降低耗材价格,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许多听障患者家庭来说,高昂的费用一直是阻碍他们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重要因素。集采后的价格下降,将使更多患者有机会接受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集采的到来,是我国医疗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它将为听障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市场渗透率,促进产业发展。虽然此次集采的降价幅度可能不会像以往的高值耗材集采那样大幅骤降,但循序渐进的降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也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期待着人工耳蜗集采能够顺利实施,为广大听障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